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國有企業作為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發展戰略、引領產業發展方向的經營主體,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創新實踐“企業+”聯動發展模式,引領農民增收致富;讓算法代替人工,助力“汗水農業”向“智慧農業”轉變;利用南繁資源,打造鄉村游品牌,推動農文旅融合;與商超結對合作,促進農產品拓銷路、提質量……作為海南最大的國有企業,海墾集團始終牢記農墾姓“農”,切實將聯農帶農作為鄉村振興的核心抓手,通過創新模式、科技賦能、服務延伸等方式構建起“聯得緊、帶得穩、收益久”的長效機制,在瓊島大地鋪就村企聯動、資源共享、協同發展的新路徑。
模式創新筑根基:“企業+”織密利益聯結網
近日,在白沙黎族自治縣邦溪鎮,和牛養殖基地的分紅大會上,6個村委會的代表手拿分紅支票笑意盈盈——這是海墾草畜產業集團“企業+村集體+農戶”模式的生動縮影。該項目通過村集體入股、土地流轉與務工相結合,累計帶動900余人增收致富,分紅達738萬元,讓村集體與農戶共享產業發展紅利。這種多元利益聯結,正是海墾集團夯實聯農帶農根基的典型實踐。
“聯農帶農不能是一次性幫扶,得讓企業和農戶變成利益共同體。”海墾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集團探索的“企業+”模式,是根據不同地區的產業基礎、農戶需求,量身定制聯結方式,夯實聯農帶農根基,讓雙方聯得緊、拆不散。
分層施策的“企業+N”體系已在海南各市縣落地生根。針對分散農戶,海墾豬業公司推行“五統一”機制,在19個市縣為合作農戶提供從仔豬供應到保底回購的全流程服務,2021年至今已覆蓋1200余人,貢獻產值超10億元;即便在生豬行業下行周期,合作農戶戶均飼養量仍穩定在1200頭左右,每戶年收入可達24萬元。
海墾豬業公司相關負責人坦言:“農戶最怕的是‘沒技術、沒銷路、擔風險’,‘五統一’機制給農戶吃了‘定心丸’。仔豬公司供,技術公司教,豬養大了公司收,哪怕市場價格波動,也能保證他們有基本收益?!比绾温搫愚r戶做優做強熱帶特色高效農業,讓海南茶葉點“綠”成“金”?海墾熱作產業集團旗下海墾白沙茶業公司與460戶茶農簽訂長期合同,創新“基礎價+超額獎勵+季節浮動”三重定價機制,既抵御市場風險,又讓茶農共享溢價收益。
采茶現場。
“以前茶農賣茶像‘賭運氣’,行情好能多賺點,行情差可能賠本?,F在有了三重定價機制,基礎價保底線,超額了能分紅,季節不同,價格也跟著調,茶農種茶更有勁頭了。”海墾熱作產業集團負責人介紹,為了能夠保障茶葉產品的“質”和“量”,該集團在多個茶葉分公司建設智能化、自動化的生產線,讓茶葉品質更加穩定可控。
資源整合型模式則讓集體經濟與產業集群煥發活力。龍江農場公司打造大嶺苗木產業園,通過“訂單培育+代管代銷+品牌賦能+合作分成”帶動海南西部3000余戶農戶參與,年均增收2000萬元,推動白沙苗木產業產值突破5億元;海墾熱作產業集團旗下??跂|昌胡椒公司聯合大坡鎮政府構建“胡椒銀行”,整合4萬多畝胡椒種植園資源,與2134戶農戶建立穩定供應關系。
不僅如此,海墾集團還與屬地政府合作,共同發展林下經濟,蹚出借“綠”生“金”雙贏之路。紅明農場公司與三門坡鎮合作的荔枝林下種植鳳梨項目,由企業負責技術與銷售,兩年實現銷售收入944萬元,為120戶農民提供就業崗位。三門坡鎮一位參與項目的農戶李強榮笑著說:“以前地里只種荔枝,荔枝季過后,土地往往閑置大半年?,F在林下種鳳梨,企業還教技術、管銷售,我在家門口干活,一年能多賺萬余元。”
科技賦能強內核:“智慧+人才”筑牢發展底盤
在橡膠收膠站,膠工通過手機APP就能實時顯示產量與收購價——這是海南橡膠智慧收購平臺帶來的新變化。該平臺通過物聯網與大數據技術,實現收膠賣膠全流程數字化,不僅保障膠農利益,更通過“保險+期貨”等業務,幫助11.07萬名膠農規避價格風險。
科技,正成為海墾集團“帶得穩”的核心支撐。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強調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推動先進生產要素向農業農村集聚。
“新技術正在重塑農業的未來,公司加快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強國建設注入強勁新動能。”海墾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聚力技術、科技、人才等要素,多層次提升輻射帶動能力,確保企業聯農帶農行穩致遠。
生產技術革新正為傳統農業注入新的活力。海南橡膠積極推進“五化”標準膠園建設,廣泛推廣應用精準施肥、智慧收膠等先進技術提升割膠效率與質量,通過規?;N植、加工與貿易一體化運營,實現橡膠產業的高質與高產,有力保障國家天然橡膠戰略物資的安全供應。與此同時,海南南繁種業集團致力于熱帶特色種苗的引育工作,已向農戶發放榴蓮等優質熱帶特色種苗19萬株,依托“公益幫扶+技術培訓”相結合的模式,推動荔枝、檸檬等作物品類改良,并開展系統性商業化育種攻關,持續培育突破性農作物品種,為國家種業安全與糧食安全提供堅實支撐。
種子大會地展中心現場。
人才梯隊建設為產業發展注入持久動力。海墾集團與海南大學共建熱帶果蔬產業創新研究院,16名博士專家下沉企業掛職“科技副總”,將橡膠植保、熱帶水果種植與加工、農機優化等關鍵領域科技論文帶到田間地頭,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海墾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集團將深化與屬地政府、科研院所、企業的協同創新,拓展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生態循環農業等新業態,通過持續放大“科技紅利”與“示范效應”,為海南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現代化貢獻“海墾方案”。
破局前行謀長遠:政策協同需啃“硬骨頭”
國企參與鄉村振興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既面臨挑戰也蘊含機遇。
專業人士認為,國企在鄉村振興戰略執行過程中實際面臨多重困境。比如省級統籌機制缺失,易引發區域間產業同質化競爭,導致重復建設、資源錯配及閑置浪費;由于農業產業“投入大、周期長”的特性,導致企業融資渠道狹窄、融資成本高,資金周轉壓力較大;農業項目大多地處偏遠或集中欠發達地區,產業基礎配套薄弱,影響企業推進標準化、規?;l展。
盡管成效顯著,海墾集團在聯農帶農中也同樣面臨“成長的煩惱”。面對農業產業固有瓶頸,如何以強化省級統籌、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等方式,讓聯農帶農之路行穩致遠,成為當前亟待突破的關鍵課題。
“目前,集團在‘社會化服務+產業鏈’上持續發力,推動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確保收益的可持續性,努力做到企業發展目標與鄉村振興的互相協調、有機融合?!焙瘓F相關負責人表示,集團爭做天然橡膠國家戰略物資的提供者、農業現代化的引領者、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探路者,緊緊圍繞做大做強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這條主線,做好天然橡膠和南繁種業“兩篇文章”,通過其自身的實踐結果,探索出一條可行、有效的鄉村振興路徑,為把海南自貿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和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海南篇章提供堅實基礎。
從“聯得緊”到“帶得穩”再到“收益久”,海墾集團的探索為國企參與鄉村振興提供了范本。未來,唯有企業持續創新、政策精準發力、多方協同聯動,才能破解農業產業發展的深層瓶頸,讓聯農帶農之路真正走得更穩更遠,為海南自貿港建設與中國式現代化筑牢鄉村根基。
來源 | 海南農墾報
記者 | 郭祺
» 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瓊B2-20070017-6 HSF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
企業郵箱: 3538774633@qq.com
聯系電話: 0898 -68580160